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前沿技术 为耕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
当前位置:首页 > 前沿技术
动物福利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发布日期: 2014/4/1

所谓动物福利,不是说我们不能利用动物,而是应该怎样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这些为人类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如在饲养时给它一定的生存空间,在宰杀时尽量减轻它们的痛苦,在做实验的时候减少它们无谓的牺牲;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尽量做到动物无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动物福利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呢?这就需要生产者正确地认识到动物福利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动物饲养者不要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动物的生活环境,忽视了动物的天性等。例如,养猪是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养猪的时候适当给予动物福利就能提高猪的生产率和肉质水平。在猪的哺乳期,早期的哺乳仔猪正处于肌纤维由数量增长转向体积增长的发育初期,此时肌肉的兴奋与活动对肌肉的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仔猪每日吸乳多次,每次吸乳前必须全身用力拱乳,这个生理活动调动了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骨骼肌),强烈地刺激了肌肉的生物氧化链和肌红蛋白健康发育,为日后形成优质胴体瘦肉打下基础。

    因此,饲养者更应该注重动物的福利以提高生产力。动物福利与生产力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动物福利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1、营养、饲养环境对生产力的影响 

    近十年来,我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农场动物、宠物、实验动物及其产品的绝对生产量非常大,如猪占世界的53%,牛占世界的9%,羊占世界的20%,肉类和蛋类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而医药、服装和食品的加工等与动物有关的产业,产量也居世界前列。而随着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动物最基本的营养需求已越来越清楚的被饲养者所把握,但随着对动物产品总量的片面追求,人工饲养环境与动物天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加剧扩大的差异所产生的应激直接反映了动物福利的不断恶化。下面以猪为例:

    我国的饲养方式落后,公众对动物福利意识差,与欧盟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如:欧盟国家规定,猪要睡在干燥的垫草上;养猪者每天至少要花20S的时间与每头猪相处;猪应有2-3个玩具的消遣,以防打架;并拥有拱食泥土的权利。而在我国,饲养者为了增加产量,在饲料里加入激素或其他有害物质,为了预防疾病,滥用抗生素,这样也就加速病毒的变异,不但对猪防疫无益,而且对人的健康也构成威胁。一些生产者为降低成本,养猪场的饲养过于密集,猪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生存环境恶劣。这点与发达国家的现状差距较大。

    经研究表明:善待活着的动物,提供舒适的环境,给予营养完善的饲料均可明显提高其生产力。如若提供舒适的环境,则可以减少动物相互间的争斗,保持它们的健康和活力,从而大大增加了饲料摄入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生长速度,也可提高它们的存活率。但如果饲养者粗暴地对待畜禽,会使它们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影响它们的生产力。也有许多资料和数据表明,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受胎率、产仔数和泌乳量与母猪表现出来的对人恐惧的程度呈负相关;在奶牛生产中也经常发现、在挤奶前粗暴地对待奶牛,产奶量就会明显下降。

    正因为我国的动物福利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以至于我国在畜牧业领域生产力得不到显著的提高。所以改善我们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增加动物福利,在保证动物正常的免疫机能的前提上,还可以增加生产率,提高生产水平。

2、动物行为需求对生产力的影响 

    动物福利可简单地划分为生理福利和精神福利两大类,生理福利包括营养和疾病防治,精神福利主要体现为心理需求,在行为上的满足程度。动物营养充分和防预疾病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现代化的集约型生产方式把动物限制起来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它们的营养和繁殖,从而提高了生产力。提供动物行为上的满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也逐渐得到研究者关注。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动物生理福利的优劣,而动物的行为反应则是鉴别动物精神福利好坏的重要途径。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或与其所在的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是快速而有效的的适应方式,动物用来抵御敌人、不良气候、疾病和寄生虫,觅食饮水、寻找配偶、保护后代、躲避应激等等,有利于自身或种群的生存。生产中出现的异常行为、陈规行为、自残、相残都是动物对环境适应的一种行为反应。所以提供动物行为需求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提高生产力。

    动物行为是有利于自身和种群的生存的,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这些行为。但往往我们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动物行为。就比如很多养殖户为了饲养更多的家畜,又不想投资多建畜舍,将超过正常数量的家畜一起饲养,影响了家畜表达行为。所以集约型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饲养过程中,我们不要因为追求效率,追求方便而忽略了动物这些行为,应让动物在一个有利的,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3、家畜产品质量与生产力的关系

    目前消费者对动物性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药物残留问题和产品品质问题上。国内在药物残留问题上已经加大了控制和管理力度。在过去生产实践中,习惯于单纯追求动物最大的生产力,而忽视了畜产品的质量和动物的福利,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及高铜高锌制剂,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并且牺牲了动物的福利。如猪在长期口服“瘦肉精”后,心跳加速,四肢颤抖,站立不稳,骨质变脆,是对猪的一种残忍迫害。动物在饲养阶段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用其产品生产的食品中就很可能携带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具有直接危害的成分。

    改善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动物的福利状况,如适当降低饲养规模、改变饲养方式、改善饲养环境等, 一方面可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动物产品品质和价格。例如在北欧和澳大利亚,通常自由散养的褐壳蛋鸡所产的鸡蛋,贴上“自由散养”或“自由食品”的标识,在市场上的售价可比普通鸡蛋即笼养鸡蛋的价格高很多。从不同蛋鸡生产方式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核算可以看出,适当改变生产方式不仅满足了公众对动物福利的呼吁,而且在经济效益上是合算的。

上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更多